春節前在《一刻talks》錄的訪談節目第一段視頻上傳后(http://www.yiketalks.com/v5780/),觀看量已經超過430萬次,微博上的點贊數超過5500。雖然這主要得益于編導的大標題《“papi醬”商標注冊不成功,她經歷了什么?》,但也說明商標普法還是受歡迎的。
我不知道觀看視頻的人中,有多少是“papi醬”的粉絲,關心“papi醬”本人勝過關心商標問題,但只要看過了視頻,估計總會對討論中涉及的商標注冊基礎常識有一點印象。也許這一點印象很快就忘了,但也比從來沒聽到過要好。所有的知識普及都需要一個過程,何況是嚴肅的法律常識。
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,法律是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才會關心的事情,比如買了冒牌貨,上當受騙之后。在日常生活中品牌才是重要內容,雖然品牌更多時不過是同一個商標標識的不同表達。我打算以后多從講品牌故事入手,宣傳品牌背后的商標知識。這樣企業可得商標知識,消費者可知品牌故事,或許能真正實現事半功倍,好事成雙。
但今天不講品牌,只介紹下“好事成雙”商標案例。節日中我們使用最多的就是各種祝福用語,這些祝福用語因其寓意美好,也常常被一些企業用作商標,但一般情況下并不能獲準注冊。
比如在第20698843號“好事成雙”商標駁回復審案件中,商標評審委員會經審理認為,申請商標“好事成雙”屬于常用祝頌用語,用于指定商品(救生器械和設備等)上難以起到區分商品來源的作用,缺乏商標應有的顯著特征,已構成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》第十一條第一款第(三)項規定所指情形。其他商標獲準注冊的情形不能成為申請商標獲準注冊的當然理由,駁回申請。
還得要說明一下,祝福用語也不是絕對不能當作商標注冊。如果該商標的申請人蘇州綠安森手套有限公司,在救生器械和設備等商品上一直使用“好事成雙”為商標,直到消費者看到該商品上的“好事成雙”一詞時,第一反應是品牌而不是祝福用語時,也可以注冊為商標。
變化才是永恒不變的事實。普通詞匯能夠通過使用成為商標,有些最初僅僅作為商標獨創的無含義新詞,也可能因使用方式而產生商標外的固定含義,比如經常會說的“安利一下”(廣告的意思)、“百度一下”(網絡搜索的意思)。
甚至于連“好事”的概念都會因人因事因時間而發生變化。但不管怎么變化,有一點可以肯定,堅持做對他人有益對自己有益的事情,收獲好事成雙的機率總會大一點。
上面這段話主要是說來鼓勵我自己的。今天是節后第一天上班,朋友圈里有無數個“開工大吉”的祝福,我坐在自家的餐桌前寫這一篇文章,表明也開始工作了。希望在狗年結束的時候,可以由衷地多總結幾次:旺!旺!旺!
|